1. 中医百科
  2. 发病机理

发病机理

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是研究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疾病的机理;疾病发展变化的机理,简称病变机理,是研究疾病形成的内在本质及其传变的机理。

发病机理,也称"发病机制"、"发病原理"。人体在发病前应当是健康的,疾病就是对健康的否定。中医发病学认为,所谓健康状态,其本质即是阴阳平衡,表现为人体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以及人体与环境之间的高度协调与统一。如果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这种高度的协调与统一状态被破坏,就会发生疾病。疾病的发生,实际上关系到邪气(病因)与正气(抗病能力)两个基本方面,不同的体质对发病也有重要影响。

邪正与发病

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但其本质在于邪气与正气的相互斗争,邪正斗争贯穿于疾病过程的始终。

1. 正虚、邪侵是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

疾病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正气不足,二是邪气侵袭。

正气,是相对于邪气而言的,实际上它就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的"气",它广泛存在于人体脏腑经络之中,一般情况下发挥着维持脏腑经络正常功能的作用。当邪气侵袭人体时,这种"气",又担负着抗御邪气、保卫人体的作用,故也称其为"正气"。

正气必须保持充盛,才能抗御邪气的侵袭。正气的充盛与否,取决于气的生成,即先天肾气和后天脾胃之气是否强盛。由于气与精、血、津液、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化生的关系,所以这些物质的充足与否也直接影响着正气的盛衰。如果正气不足,人体抵抗邪气的能力下降,邪气即易于侵袭人体而导致发病。

邪气是直接干扰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因素,包括六淫、疫疠、七情致病、饮食所伤、劳逸失当、痰饮、瘀血等。

疾病的发生,是邪气侵入人体,与正气相互斗争的结果。邪气之所以能侵入人体,与人体正气的不足有密切关系。由于邪气只有在正气虚弱时才能侵袭人体,故中医学把这种邪气称为"虚邪"。虚邪与人体正气之虚相合,是疾病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所以《黄帝内经》有"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理论。

2. 正气与邪气在发病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虽然正气不足与邪气侵袭是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但邪气与正气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中医学认为,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①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中医发病学非常重视人体正气的作用,认为若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以侵入,疾病就无从发生。所以,《黄帝内经》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论述。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发病。故《黄帝内经》又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可以看出,中医学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

正气不足导致邪气侵袭有不同情况,既有整体正气不足者,也有局部正气虚弱者;既有一贯正气不足者,也有暂时正气虚弱者。整体正气不足者,感邪后易导致全身性疾病;或邪气先侵犯局部,然后向其他部位传变,病变范围容易扩展。局部正气虚弱者,邪气主要侵犯虚弱之处而形成局部性病变,一般不易向别处传变。一贯正气不足者,体质较弱,邪气侵入机会多,发病机会也多。暂时正气虚弱者,平时体质尚好,若遇疲劳、饥饿、精神创伤、房事后、妇女经期、分娩等情形,即可出现一时性正气虚弱。此时若养护得法,可免受邪气侵袭;稍有不慎,邪气就会乘虚而入。

正气不足程度不同,所感邪气轻重不一,感邪后引起的病理反应强弱也不一。一般地说,正气虚弱较甚者,感邪较重;正气虚弱不甚者,感邪也较轻。感邪引起的病理反应强弱,与邪正斗争的激烈程度有关。凡正气不足较严重者,抗邪无力,其病理反应往往较弱,多形成虚证或虚实错杂证;正气不足不甚严重者,由于正气尚能奋起抗邪,邪正相争激烈,其病理反应也较强,多形成实证。

② 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中医学虽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但并不排斥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一般正气不足之人,在未感受邪气之时,可无疾病表现,只有当邢气侵袭之后,邪气与正气相争,才会表现出明显的疾病症状。也就是说,邪气侵袭是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邪气也可以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如高温、高压电流、化学毒剂、枪弹杀伤、毒蛇咬伤等,即使是正气强盛之人,也不免被伤害而致病。又如疫疠病邪,常常成为疾病发生的决定因素,因而导致疾病的大流行。因此,在注意保护和增强正气的同时,古代中医养生学也提出了"避其毒气"的预防思想。

邪正与发病
1 #

体质与发病

体质与发病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中医学历来重视人的体质因素。

1. 体质的定义

体质,指人的身体素质,它在先天基础上形成,在后天因素作用下也可逐渐改变,因而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可变的。

从中医学理论上讲,体质的本质是人的脏腑器官的功能状态的表现,它反映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状况。抗邪能力的强弱,是体质因素在发病中的表现。

与体质相关联的一个概念是"气质"。气质实际上是体质在心理上的一种特殊反应。不同的体质往往有与之相对应的气质表现,每一种气质类型,实质上都是以某种体质为其基础的。

2. 体质的形成

体质形成的基础秉承于父母的先天精气,中医将此称之为"禀赋"。凡禀赋强者体质也强壮,禀赋弱者体质也虚弱。体质强弱不等,对邪气的易感性差异就很大。许多遗传性或家族性疾病都与父母的身体素质及其患病情况有关。同时,母体怀孕期间的养护对胎儿体质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所以中医学历来重视养胎。

婴儿出生后,其先天的体质基础已经形成,一般是不易改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先天的体质基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但是,后天的生活状况无疑会影响已经形成的体质。中医学认为,后天的诸多养生方法可以"积精全神",更充分地发挥先天的体质优势,或弥补先天的休质不足,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这样,先天体质强者可以更强,先天体质弱者可以由弱转强。反之,若不注意养生,先天体质强者会由强变弱或过早衰竭,先天体质弱者则更促其多病甚或夭折。当然,体质的改变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因感受某种病邪或经预防接种后可获得对某种疾病的特异免疫力,这是后天通过获得性方式形成某种特异体质的重要形式。

3. 体质的分类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人类体质是有差异性的。对这种差异性进行研究,就形成了关于体质的分类理论。体质的分类对进一步阐明发病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情况下,人们常把体质划分为强、弱两类。为了更详细地阐述各种不同性质的疾病发生的原理,中医体质学提出了更具体的体质分类法。从文献记载看,体质的分类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 ①阴阳分类法。
  • ②五行分类法。
  • ③脏腑分类法。
  • ④气血津液分类法。
  • ⑤综合分类法。

这里选择临床常用的几种体质类型加以介绍。

① 阳盛质

阳盛质,指阳气偏盛的体质。阳盛则热,可表现为面色偏红,语声高亢,手足温暖,大便偏干,小便稍黄,耐寒不耐热,脉略数等。根据所在脏腑不同,可分为心火上炎、肝阳上亢、心肝火旺等类型。

② 阴盛质

阴盛质,指阴气偏盛的体质。阴盛则寒,可表现为面色偏青,语声低沉,手足不温,大便偏软,小便常清,耐热不耐寒,脉略迟等。根据所在脏腑不同,可分为寒邪伏肺、寒凝肝脉、寒积脾胃等类型。

③ 阳虚质

阳虚质,指阳气不足的体质。阳虚则寒,可表现为面色偏白,畏寒,手足逆冷,自汗,阳痿,大便泄泻,小便清长,脉沉迟等。根据所在脏腑不同,可分为心阳不足、脾阳不足、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等类型。

④ 阴虚质

阴虚质,指阴精不足体质。阴虚则热,可表现为颧红,消瘦,手足心热,心烦少寐,盗汗,遗精,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脉细数等。根据所在脏腑不同,可分为心阴不足、肝阴不足、肺阴不足、脾阴不足、肾阴不足等类型。

⑤ 气虚质

气虚质,指元气不足体质。气虚则脏腑功能减退,可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委靡,倦怠乏力,语声低微,食欲不振,脉虚弱无力等。根据所在脏腑不同,可分为心气不足、肺气不足、脾气不足、肾气不足等类型。

⑥ 血虚质

血虚质,指血液不足体质。血虚则脏腑失于濡养,可表现为面色淡白,头昏眼花,肢体发麻,四肢无力,口唇及爪甲淡白,少寐多梦,妇女月经量少、色淡,舌质淡,脉细弱等。根据所在脏腑不同,可分为心血不足、肝血不足等类型。

⑦ 痰湿质

痰湿质,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停聚而痰湿久居的体质。痰湿久居,气化不利,可表现为形体肥胖,眩晕,胸闷,痰多,常恶心,纳食少,大便常挟粘液,妇女带下量多,舌苔厚腻,脉弦滑等。根据所在脏腑不同,可分为痰湿蕴肺、痰湿困脾、痰浊扰心、痰阻经脉等类型。

⑧ 瘀血质

瘀血质,指血液运行失畅,凝滞血脉而瘀血久居的体质。瘀血久居,经脉不畅,可表现为面色晦暗,头身肢体重着或疼麻,体内或有癥积,妇女月经不调,或痛经、或经色紫黑有瘀血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等。根据所在脏腑不同,可分为肝络瘀阻、心脉瘀阻、瘀阻胞宫等类型。

以上各型体质可以相兼,如阴盛质可兼阳虚质,阳虚质可兼气虚质,痰湿质可兼瘀血质等。

4. 体质对发病的影响

一般说来,体质强者,正气充盛,邪气不易侵入,故较少发病;体质弱者,正气不足,易被邪气侵袭,故容易发病。然而,就具体的体质类型而言,它们对疾病的发生还有一些特殊的影响。

①不同体质类型对不同邪气的易感性不同

体质类型不同,对邪气的易感性也不同。如阳盛及阴虚体质的人,易感受风、热等阳邪,不易感受寒、湿等阴邪;阴盛及阳虚体质的人,易感受寒、湿等阴邪,不易感受风、热等阳邪;津血不足体质的人,易感受燥邪,不易感受湿邪;痰湿偏盛体质的人,易感受湿邪,不易感受燥邪等。

②不同体质类型感邪后的发病规律不同

邪气侵入人体后的发病部位及形成何种性质的疾病,受其体质类型的决定性影响。从发病部位来看,素体有虚弱之处,感邪后即易传向体虚部位而形成某种特殊病变。如脾虚者,邪气易传向脾而形成脾病;肺虚者,邪气易传向肺而成肺病;肝虚者,邪气易传向肝而形成肝病;心虚者,邪气易传向心而形成心病;肾虚者,邪气易传向肾而形成肾病;表虚者,邪气易逗留于外而形成表证;经络虚者,邪气可传入经络而导致经络病变等。

体质类型还能决定感邪后形成病证的性质。如阳盛体质者,感受热邪后形成热证,风、寒、湿等邪气也将顺从其体质而化为热,形成热证;阳虚有寒者,感邪后易从寒化;脾虚有湿者,感邪后易从湿化等。因此,在同一环境中感受相同的邪气,不同体质者将形成不同性质的疾病。中医体质学把这种现象称为"从化"(也有人称之为"质化")。

③不同气质类型对不同邪气的易感性不同

气质是体质因素在精神心理方而的特殊反应形式,故也属于体质的范畴。不同气质类型对不同邪气的易感性不同,这一点与上述"不同体质类型对不同邪气的易感性不同";是一致的。一般地说,气质属阳刚者,易感受风、热等阳邪,不易感受寒、湿等阴邪;气质属阴柔者,易感受寒、湿等阴邪,不易感受风、热等阳邪。

黄帝内经》还提出,人的勇敢与怯懦也能影响发病。人感受病邪之后,如果气质勇敢者,其气血运行快疾,邪气不得停滞,会很快被消除,人体不易发病;若气质怯懦者,其气血运行迟绥,邪气即易于停留,从而导致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