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川山甲

川山甲

穿山甲1
1 #

穿山甲2
1 #

名称

Pangolin Scales

鲮鲤甲、鳣鲤甲、鲮鲤角、川山甲、鳖鲤甲、山甲、甲片、麒麟片、麟片、随碱片、山甲片、钱鲤甲

  1. 穿山甲
  2. 鯪鲤角
  3. 石鲤
  4. 龙鲤
  5. 炮山甲
  6. 甲珠
  7. 麒麟片
  8. 随碱片
  9. 炮甲珠
  10. 山甲片
  11. 钱鲤甲
  12. 鲮鲤甲
  13. 鳣鲤甲
  14. 鲮鲤角
  15. 鳖鲤甲
  16. 麟片
  17. 山甲
  18. 甲片
  19. 鲮鲤
  20. 鯪鲤甲

川山甲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片。全年均可捕捉,捕后杀死,剥取甲皮,放入沸水中烫,等鳞片自行脱落,捞出,洗净,晒干,名甲片。

【原形态】

鲮鲤,身体背面、四肢外侧和尾部披覆瓦状角鳞片,头细,吻尖,眼小,舌长,无齿,趾(指)爪强健有力。全身的鳞片间杂有数根刚毛,颜面从下颌开始,过胸腹直尾基以及四肢内侧无鳞而着生稀毛。两颊、眼、耳周亦被毛。四肢精短,前肢比后肢长;前足爪长于后足爪,中间趾爪特别粗长,是为挖掘的强劲工具。鳞甲颜色有黑褐色和棕褐色两种类型,以前者为多见。老兽的鳞片边缘,呈橙褐色或灰褐色,每一鳞片自基部始有纵纹,年龄越大纹数越短少。初生兽则鳞软色白,1月龄后渐次角化并变为褐色。鳞片形状大体有3种:背鳞呈阔棱形,较扁平;腹侧,前4肢近腹内侧和后肢鳞呈盾状,鳞片中央有龙骨状突起,该突起亦随年龄而减少,老年个体几乎沙失;尾侧鳞呈折合状。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栖息于丘陵山地的树林、灌丛、草莽等各种环境中但极少在石山秃岭地带。掘洞穴居,昼伏夜出,能爬树游水,遇敌受惊时,将头裹在腹部,踯成一团。听觉、视觉差,嗅觉灵敏。食物以白蚁为主,亦食黑蚁、蚁的幼虫和其他昆虫的幼虫。发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后即分开,幼仔由雌兽培育,产仔期多在冬季,每胎1仔。
  • 资源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其中以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数量较多。

性味

咸,性微寒。

炮制

  • 炮山甲:取拣净的穿山甲片,分开大小,另将砂子置锅内炒至轻松,加入穿山甲片,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
  • 醋山甲:用上法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筛去砂于,立即将炮山甲片倒入醋盆内,搅拌略浸,捞出,用水漂洗,晒干。(每穿山甲片100斤,用醋50斤)

性状

本品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状或半折合状,中间较厚,边缘较薄。大小不一,长宽各约0.5-5cm。背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腹面色较浅, 中部有一条明显突起的弓形横向棱线,其下方有数条与棱线相平行的细纹。角质微透明,坚韧而有弹性,不易折断。气微腥,味微咸。以片匀、色青黑、无腥气、不带皮肉者为佳。

川山甲的效果

功效

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片。 用于经闭,乳汁不下,癥瘕痞块,瘰疬,痈疽肿毒,风湿痹痛,肢体拘挛或强直。

经脉

肝经胃经

主治

通经下乳,祛瘀散结,消肿排脓,外用止血。用于经闭,乳汁不下,癥瘕痞块,瘰疬,痈疽肿毒,风湿痹痛,肢体拘挛或强直。

  • ①《别录》:主五邪惊啼悲伤,烧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疗蚁瘘。
  • ②陶弘景:疗疮癞。
  • ③《药性论》:治山瘴疟。恶疮,烧敷之。
  • ④《日华子本草》:治小儿惊邪,痔漏、恶疮、疥癣。
  • ⑤《滇南本草》:治疥癞痈毒,破气行血,胸膈膨胀逆气,治膀胱疝气疼痛。
  • ⑥《纲目》: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
  • ⑦《本草再新》:搜风去湿,解热败毒。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5~9g;或入散剂;
  •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禁忌

气血虚弱、痈疽已溃者及孕妇禁服。

川山甲的药方

  • ①治痈疽无头:穿山甲、猪牙皂角(去皮、弦)各一两。共炙焦黄,为末。每用一钱,热酒调下。其疮破,以冬瓜藤为末敷,疮干即水调敷之,诸疖疮皆可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②治肿毒初起:穿山甲插入谷芒热灰中,炮焦为末二两,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半,温酒下。(《仁斋直指方》)
  • ③治痈疽,托毒排脓,五毒附骨在脏腑里,托出毒气,止痛内消:蜂房一两,穿山甲,蛇蜕、油发(并烧带生存性)各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入乳香末半钱,暖酒调下。(《普济方》穿山甲散)
  • ④治吹奶痛不可忍:穿山甲(炙黄)、木通各一两,自然铜半两(生用)。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计时候。(《本草图经》)
  • ⑤治乳汁不通:穿山甲炮,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单骧·涌泉散)
  • ⑥治便毒便痈:穿山甲半两,猪苓二钱。并以醋炙研末。酒服二钱。外用穿山甲末和麻油、轻粉涂之。(《仁斋直指方》)
  • ⑦治聤耳出脓:穿山甲烧存性,入麝香少许吹之。(《鲍氏小儿方》)
  • ⑧治瘰疬溃坏:鲮鲤甲二十一片。烧研敷之。(《姚僧坦集验方》)
  • ⑨治蚁瘘疮多而孔小:烧鳢鲤甲。猪膏和敷。(《补缺肘后方》)
  • ⑩治气痔脓血:穿山甲一两(烧存性),肉豆扣(肉豆蔻)仁三个。同为末。米饮调二钱服。甚者加猬皮一两,烧入。中病即已,不必尽剂。(《本草衍义》)
  • ⑾治喉癣:甲片五分(炙),白霜梅一个(炙),雄黄五分,枯矾一钱。上共研末。吹喉内。(《疡科遗编》穿山甲散)
  • ⑿ 治中风,手足偏废不举:川山甲、红海蛤(如棋子者)、川乌头(大者,生用)各二两。上为末。每用半两,捣烈葱白汁,和成厚饼,约径一寸半,贴在所患一边脚 中心,用旧帛裹紧缚定,于无风密室中椅子上坐,椅前用汤一盆,将贴药脚于汤内浸,候汗出,即急去了药,汗欲出,身麻木,得汗周遍为妙。切宜避风,自然手足 可举,如病未尽除,候半月二十日以后,再依此法用一次。仍服治风补理药。忌口远欲以自养。(《三因方》趁痛膏)
  • ⒀治但热不寒疟:穿山甲一两,干枣十枚。上同烧灰留性,研为细末。每服二钱,当发日,日未出时井水调下。(《杨氏家藏方》)
  • ⒁治痢,里急后重:穿山甲,好蛤粉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好酒空心调服。(《普济方》)
  • ⒂治疝气膀胱疼痛:穿山甲(炒)三钱,茴香子(小茴香)二钱。为细末。每服二钱,滚水酒送下。(《滇南本草》)
  • ⒃治妇人阴颓,硬如卵状:穿山甲五钱。以沙炒焦黄为末。每服二钱,酒下。(《摘元方》)
  • ⒄治痘疮变黑:穿山甲,蛤粉炒。为末。每服五分,入麝香少许,温酒服。即发红色。(《仁斋直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