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地血香

地血香

名称

大饭团、梅花钻、风藤(《广西中草药》),吹风散、大风沙藤、大钻骨风、冷饭团、绣球香、通血香(《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地血香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的根或茎藤。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

木质大藤本,长6~10米。嫩枝褐色,老茎栓皮层松而厚,内皮红色,清香。叶互生,纸质;卵状椭圆形至阔椭圆形,长8~17厘米,宽3~8.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形或稍急尖,全缘或具疏离的小齿;叶柄长5~25毫米。花淡黄色,单生于叶腋;雄花花被11~15片,4~5轮排列,最外面的2~5片长圆状三角形,长1~7毫米,内面的椭圆形至倒卵形,长8~16毫米,最内数片稍退化;雄蕊(35~)50~60枚,6~10轮排列;雌花花被与雄花相似:雌蕊群由30~55枚心皮组成,4~6轮排列;柱头盾状,膜质。聚合果近球形,径2.5~5厘米;成热心皮40~55枚。外果皮肉质。种子长圆形,长5~6毫米。花期5~8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000m的山坡林缘或疏林中。
  •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微苫辛,温。

性状

藤茎呈圆柱形,稍弯曲,直径1.5-5cm,老藤栓皮黄白色,柔软而富弹性,厚达7mm,具纵向陷沟和横裂隙,将栓皮分割成条块状,常附有苔类和地衣,栓皮易块状剥落,剥落处呈暗红紫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皮部窄,红褐色,纤维性强,木部宽,浅棕色,导管孔洞状,排列成明显的轮状,髓部小,黑褐色,呈空洞状,具特异香气,味淡而微涩。根呈圆柱形,分枝多,多弯曲,长短不一。表面深棕色或棕黑色,具多数直皱纹和稀疏的明显横向裂横。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栓皮灰白色,间有脱离,皮部较薄,棕红色,粉性小,嚼之有轻微樟香气及粘性感,渣多。皮部与木质部不易剥落,剥离后常有纤维粘于木质部。木质部灰棕色,针孔状导管粗。气微香,微苦。

地血香的效果

功效

为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的根或茎藤。用于风湿痹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

经脉

脾;胃;肝经

主治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治风湿痹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

  • ①《广西药植名录》:茎:退热,止渴。治咳嗽,肝肺热。
  • ②《广西中草药》: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痛经,产后腹痛.急慢性胃肠炎。
  •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祛风,镇痛,舒筋活血。
  • ④《云南中草药选》):藤茎:治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或研末,1.5-3g;或浸酒。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地血香的药方

治痛经:地血香根、歪叶子兰、胡椒适量,泡酒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备注】

本植物的果实(地血香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其茎藤可熬制鸡血藤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