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漆姑草

漆姑草

名称

漆姑(陶弘景),珍珠草(《滇南本草》),瓜槌草、牛毛粘(《植物名实图考》),地松、匿鼻药(《贵州民间方药集》),大龙叶(《贵州草药》),羊儿草(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漆姑草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石竹科植物漆姑草的全草。4~5月间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小草本,高10-15cm。茎纤细,由基部分枝,丛生,下部平卧,上部直立,无毛或上部稍被腺毛。单叶对生;叶片线形,长5-20mm,宽约1mm,具1条脉,基部抱茎,合生成膜质的短鞘状,先端渐尖,无毛。花小形,通常单一,腋生于茎顶;花梗细小,直立,长约1-2.5cm,疏生腺毛;萼片5,长圆形乃至椭圆形,长1.5-2mm,先端钝圆,稍微呈兜状依附于成熟的蒴果,背面疏生腺毛乃至无毛,具3条脉,边缘及先端为白膜质;花瓣5,白色卵形,先端圆,长约为萼片的2/3左右;雄蕊5;子房卵圆形,花往又蒴果广椭圆状卵球形,比宿存萼片稍长或长出1/3左右;通常5瓣裂,裂瓣椭圆状卵形,先端钝。种子微小,褐色,圆肾形,长0.4-0.5mm,两侧稍扁,背部圆,密生瘤状突起。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或田间路旁阴湿草地。
  •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广西等地。

性味

苦;辛;性凉

性状

全草长10-15cm。茎基部分枝,上部疏生短细毛。叶对生,完整叶片圆柱状线形,长5-20mm,宽约1mm,先端尖,基部为薄膜连成的短鞘。花小,白色,生于叶腋或茎顶。蒴果卵形,5瓣裂,比萼片约长1/3。种子多数,细小,褐色,圆肾形,密生瘤状突起。气微,味淡。

漆姑草的效果

功效

为石竹科植物漆姑草的全草。用于漆疮,秃疮,湿疹,丹毒,瘰疬,无名肿毒,毒蛇咬伤,鼻渊,龋齿痛,跌打内伤。

经脉

肝;胃经

主治

凉血解毒,杀虫止痒。主漆疮,秃疮,湿疹,丹毒,瘰疬,无名肿毒,毒蛇咬伤,鼻渊,龋齿痛,跌打内伤。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30g;研末或绞汁。
  • 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

漆姑草的药方

  • ①治漆疮:漆姑草。捣烂,加丝瓜叶汁,调菜油敷。
  • ②治虫牙:漆姑草叶。捣烂,塞入牙缝。
  • ③治跌打内伤:漆姑草五钱。水煎服。
  • ④治蛇咬伤:漆姑草、雄黄捣烂敷。(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 ⑤治瘰疬结核:羊儿草五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鲜草捣绒敷。(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 ⑥治虚汗、盗汗:大龙叶一两。炖猪肉吃。(《贵州草药》)
  • ⑦治咳嗽或小便不利:大龙叶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各家论述】

  • 1.陶弘景:疗漆疮。
  • 2.《滇南本草》:治面寒疼。新瓦焙干为末,热烧酒服。
  • 3.《植物名实图考》:利小便。治小儿乳积。
  • 4.《国药的药理学》:绞取其汁,治恶疮、秃疮及漆疮,又疗龋齿。
  • 5.《贵州民间方药集》:外用治痈肿、疮毒;口含治虫牙。
  • 6.《四川中药志》:提脓拔毒;治瘰疬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