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白接骨

白接骨

白接骨
1 #

名称

玉龙盘、无骨苧麻、玉梗半枝莲(《百草镜》),玉按骨、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纲目拾遗》),接骨丹、接骨草、猢狲节根、金不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橡皮草(江西《中草药学》)。

白接骨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爵床科植物小阿西达的根茎或全草。夏、秋采全草、根茎。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70厘米。地下茎白色,质脆,带方形,有白色粘液。茎方形,具分枝,全体光滑无毛。叶对生,卵形、披针形至椭圆形,长5~10厘米,阔2~4.5厘米,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常下延至叶柄,边缘具极不明显的锯齿。总状花序顶生,苞片披针形;花序主梗及花柄和花均密被绛紫色的圆头长柄腺毛;花长3.3厘米,淡紫红色;萼钟状,深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漏斗状,先端5裂,裂片半椭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筒基部,不超出花筒外,花药棒形,花丝较花药短而光滑;雌蕊长2.7厘米,基部有蜜盘,花柱白色光滑,柱头略两叉,近于头状,子房2室。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林下阴湿的石缝内和草丛中,溪边赤有。
  •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甘淡,平。

  • ①《纲目拾遗》:味甘淡。
  • ②《浙江民间草药》:味淡,性平。

性状

全草长短不一,茎略呈四方形,有分枝,全体光滑无毛。叶对生,皱缩,完整叶片卵形至椭圆状短圆形或披针形,长5-15cm,宽2.5-4cm,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常下延至叶柄;叶缘微波状至具微齿。

白接骨的效果

功效

为爵床科植物小阿西达的根茎或全草。用于肺结核,咽喉肿痛,糖尿病,腹水;外用治外伤出血,扭伤,疖肿。

经脉

《纲目拾遗》:入肺经血分。

主治

散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肺结核,咽喉肿痛,糖尿病,腹水;外用治外伤出血,扭伤,疖肿。

  • ①《纲目拾遗》:根:治吐血,肠红下血,跌打损伤。
  • ②《浙江民间草药》:去瘀。治破伤风。
  •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扭伤,疖肿,下肢溃疡,腹水,肺结核。
  • ④江西《中草药学》:止血,接骨。治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烂绞汁;或研末。
  • 外用:适量,适品捣敷或研末撒。

注意禁忌

孕妇及月经期慎服。

白接骨的药方

  • ①治外伤出血:白接骨根茎或全草捣烂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②治创伤出血:白接骨全草或根晒干,研末,加少许冰片,撒敷伤口。(江西《中草药学》)
  • ③断指再植:鲜白接骨全草加食盐捣烂外敷,再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④治扭伤:白接骨根茎、黄栀子、麦粉各等量,加食盐捣烂,包敷伤处。或白接骨根加蒴藋根等量,捣烂外敷,每天换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⑤治上消化道出血:白接骨根茎或全草研末冲服。(江西《中草药学》)
  • ⑥治疖肿,下肢溃疡:白接骨全草加适量白糖,捣烂外敷。
  • ⑦治肺结核:鲜白接骨根茎二两,水煎服。
  • ⑧治腹水:鲜白接骨根一两,水煎服。
  • ⑨治糖尿病:白接骨全草一两,元宝草马蹄金爵床各五钱。水煎服,连服十余剂。
  • ⑩治咽喉肿痛:白接骨根茎、野玄参各一两,用木器捣烂,绞汁漱咽喉服,连服二至三次。(⑥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