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石首鱼

石首鱼

名称

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篆要》)。

石首鱼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和小黄鱼的肉。在鱼汛期捕捞,捕后,除去肉脏,洗净,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

1.大黄鱼,体侧扁,一般体长为40-50cm,大者长达75cm。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吻钝尖,有4个吻孔。眼中大,侧上位,眼间隔圆凸。口前位,宽阔而斜,下颌稍突出牙细尖,上凳牙多行,外行牙稍扩大;下颌牙2行,内行牙较大。颏部具4个不明显小孔。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端有一扁棘,鳃孔大,鳃耙(8-9)+(16-18),细张。头部和体的前部被圆鳞;后部被栉鳞。侧线鳞56-58(8-9/8)。背鳍鳍条部及臀鳍鳍膜上被小圆鳞。体侧下部各鳞片均有一金黄色皮腺体。背鳍Ⅷ-Ⅸ,Ⅰ-31-34,连续,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臀鳍Ⅱ-8,第2鳍棘较长。胸鳍15-17。尾鳍楔形。鳔大,前端圆形,两侧具侧枝31-33对,每一侧枝最后分出的前后两小支等长,且互相平行。耳石梨形。体背面和上侧面黄褐色,唇橘红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腹面金黄色。

2.小黄鱼,体侧扁,一般体长23-26cm,大者可长达50cm。外形与大黄鱼近似。主要差别如:鳃耙10+(8-20)。侧线鳞50-62(5-6/8),背鳍Ⅸ-Ⅹ,Ⅰ-31-36。臀鳍II-9-10。鳔大,前部圆,两侧具侧枝26-32对,每一侧枝最后分出的前、后两小支不等长;后小支短,前小枝细长。耳石梨形,较小。体黄褐色,唇橘色,各鳍灰黄色,腹面金黄色。

性味

味甘;性平

石首鱼的效果

功效

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和小黄鱼的肉。主治病后、产后体虚,乳汁不足,肾虚腰痛,水肿,视物昏花,头痛,胃痛,泻痢。

经脉

脾;胃;肝;肾经

主治

益气健脾,补肾,明目,止痢。主病后、产后体虚,乳汁不足,肾虚腰痛,水肿,视物昏花,头痛,胃痛,泻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炖食,100-250g。

注意禁忌

患风疾、痰疾及疮疡者慎服。

【各家论述】

  • 1.崔禹锡《食经》:主下利,明目,安心神。
  • 2.《开宝本草》:和莼菜作羹,开胃益气。
  • 3.《随息居饮食谱》:填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