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竹鱼

竹鱼

名称

足鱼

竹鱼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鲤科动物野鲮鱼的肉。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

野鲮鱼,体长稍侧扁,长约40cm。吻端钝圆,口下位,呈新月形,吻向前突出,吻皮向下包,与上唇边缘相平,唇后沟完全,上颌吻皮的边缘薄而平整,无缺刻,吻部具较多白色较大的珠星状突起,近口角处的上唇有很密集细齿状的波纹。须2对,但吻须有时退化。下咽齿3行。鳞大。侧线鳞43(7/6)46。背鳍3,10-13,无硬刺,起点在腹鳍之前。臀鳍3,5。体背青黑色,北及两侧鳞片有紫绿色闪光,并常杂有红点。腹部白色带黄,各鳍灰黑色。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栖息于水流较急的河流和溪流中。
  •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上游和中游的支流上游,以及珠江上游等地。

性味

味甘;性温

竹鱼的效果

功效

为鲤科动物野鲮鱼的肉。用于久病体虚,腰腿疼痛。

经脉

脾;胃经

主治

益气,除湿。主久病体虚,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00-200g。

【各家论述】

《纲目》:和中益气,除湿气。竹鱼,出桂林、汀、漓诸江中。状如青鱼,大而少骨刺,色如竹色,青翠可爱,鳞下间以朱点。味如鳜鱼肉,为广南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