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金丝草

金丝草

金丝草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金丝草的全草。栽后第1年冬季收1次,以后每年的6月和10月各收获1次,割取地上部分,捆成小把,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金丝草,多年生草本,高10-30cm。秆直立,纤细。叶片扁平,线状披针形,长2-4cm,宽1-3mm,先端渐尖,两面和边缘多少被毛;叶鞘壳净,鞘口有毛。穗状花序单生于主秆和分枝的顶端,柔软而微曲,长1.5-3cm,穗轴纤细,节间甚短,被睫毛,节的顶端粗大成截头状;小穗成对,一具柄,一无柄,长不及2mm,基盘的毛约与小穗等长或过之;第1颖的先端截头状或浑圆,被睫毛;第2颖较第1颖稍长,脊粗糙,先端被睫毛,2齿裂,具芒,芒直或缺,金黄色,长10-15mm;不孕小花的外稃存或缺,线形光滑,内稃缺;结实小花的外稃中间有裂隙,裂片被睫毛,具芒,芒与第2颖的相似,但稍长;雄蕊1,花药有的细小,有的长达1mm;花柱2,柱头帚刷状,长约1mm。花、果期5-9月。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河边、墙隙、山坡和潮湿田圩。
  •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苦;寒;无毒

金丝草的效果

功效

为禾本科植物金丝草的全草。主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咳血,尿血,血崩,黄疸,水肿,淋浊带下,泻痢,小儿疳热,疔疮痈肿。

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咳血,尿血,血崩,黄疸,水肿,淋浊带下,泻痢,小儿疳热,疔疮痈肿。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鲜品可用至30-60g。
  •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金丝草的药方

  • ①治发热口渴,泄泻,热淋,血淋:鲜金丝草二至四两。煎汤内服。(《闽东本草》)
  • ②治小儿烦热不解:金丝草一两。酌加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 ③治糖尿病:金丝草二两,白果十二枚。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 ④治白带:金丝草一两,银杏十四枚。水酌量煎服。(《闽东本草》)
  • ⑤治梦遗泄精,白浊:鲜金丝草一至二两,鲜海金沙草七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 ⑥治小儿尿短:金丝草配灯心草、车前草旱莲草,煎服。(《广东中药》Ⅱ)

【各家论述】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利水通淋,清热。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