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菰

野菰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列当科植物野菰的肉质茎、花或全草。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野菰,一年生寄生草本,高15-40(50)cm。茎黄褐色或紫红色,不分枝或自基部处有分枝。叶肉红色,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0mm,宽3-4mm,光滑无毛。花常单生茎端,稍俯垂;花梗粗壮,长10-30(-40)cm,常具紫色条纹;花萼佛焰包状,一侧斜裂至基部,长2.5-4.5(-6.5)cm,紫红色、黄色或黄白色,具紫红色条纹;花冠近唇形,常与花萼同色,筒部宽,稍弯曲,长4-6cm,先端5浅裂,上唇裂片和下唇的侧裂片较短,近圆形,全缘,下唇中间裂片稍大;雄蕊4枚,内藏,花丝着生于距筒基部1.4-1.5cm处,长7-9mm,紫色,花药黄色成对粘合,仅一室发育,下成对粘合,仅一室发育,下方一对雄蕊的药隔基部延长成距,子房1室,侧膜胎座4个,柱头盾形。蒴果圆锥状或长卵球形,长约2-3cm,2瓣开裂。种子多数,细小,椭圆形,黄色。花期4-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性味

味苦;性凉;小毒

野菰的效果

功效

为列当科植物野菰的肉质茎、花或全草。主治感冒头痛眩晕,寒热躁渴,水肿,腰痛。

主治

清热解毒。主感冒头痛眩晕,寒热躁渴,水肿,腰痛。

用法用量

野菰的药方

【各家论述】


野菰